赣南采茶戏 ▎传承国家级非遗项目,感受戏曲与茶的融合

2019-05-29
495

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剧目主题大都离不开王侯将相的大开大阖、公子小姐的莺莺燕燕,阳春白雪占了大多数。而赣南采茶戏,唱的多是赣南山民、田间脚夫的劳作喜怒和乡民的爱情生活,诙谐有趣,令人“清脾开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戏种,赣南采茶戏保存着客家人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

赣南采茶戏源远流长,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表演形式。《中国戏曲志·江西卷》载:“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影响较大的一个剧种,据考,它明末清初起源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中国音乐词典》载:“赣南采茶戏,形成较早,流行地区也较广,是由九龙山一带的茶灯戏发展而来。先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戏。清乾隆(1736—1795)时,已盛行于赣南,流传于广东东部、北部以及福建西部。”

关于赣南采茶戏的起源,老艺人们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在唐明皇时期,宫中有位田姓乐师,因与舞女相恋,担心暴露后身遭不测,无奈只身逃离宫廷,混迹在客家人南迁的行列之中。几经周折,翻越了座座大山,淌过了条条大河,最后来到了赣南安远县的九龙嶂。

九龙嶂秀丽的自然风光,满山满岗碧绿的茶叶,善良淳朴的民俗民风,深深地吸引着这位乐师,加上“山高皇帝远”的地理条件,不易被发现和暴露等诸多因素,这位宫廷乐师便在此地逗留下来,并改名换姓为雷光华。

雷光华凭着自己在宫廷练就的器乐演奏的精湛技艺,很快吸引了当地的青年茶农,他也迅速地融入了当地的民众队伍,雷光华教民众吹拉弹唱,茶农则给他传授种茶、制茶的技艺,关系相处得异常融洽,久而久之,雷光华便成了远近闻名的传艺师傅,并被历代艺人尊为赣南采茶戏的祖师爷。民间职业采茶戏班社,立有雷光华的牌位,逢年过节或戏班演出之前,都要烧香敬奉,祈祷班社平安和演出顺利。

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它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当地汉族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汉族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等。其表演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小丑、小旦两个行当,曾有“三角成班,两小当家”之说。

其中,“灯腔”,是赣南采茶戏的早期音乐,其特点是高亢热烈,旋律起伏较大,富有浓厚的民间灯彩风味,大部分曲牌用锣鼓唢呐伴奏,气氛热烈喜庆,少量曲牌有板腔音乐成分。“茶腔”“路腔”,是赣南采茶戏的主腔音乐,其特点是轻松活泼,优美抒情,有山野风味,大部分曲牌来自赣南民间。“杂调”,顾名思义是舶来品,相当部分曲牌有江南小调的风味,特点是旋律简洁流畅,朗朗上口,是赣南采茶戏音乐的补充。

“小旦”塑造农村中勤劳纯朴、聪明伶俐的少女、少妇;“小丑”有正丑、反丑之别,正丑俊扮,反丑丑扮。“正丑”基本上是外丑心善的人物,诙谐幽默,含蓄风趣,鼻梁上仍保留“豆腐块”;“反丑”基本上是外丑灵魂也肮脏的人物,揶揄滑稽,被人讥讽。

最能表现赣南采茶戏特征的除了音乐,当数它的表演开工,歌、舞、戏三者并重。它的表演特征可以归纳为“三奇三绝”。三奇是:传统采茶戏表现的全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爱情与劳动垂涎,没有宫廷舞和才子佳人舞,此为一奇;大量的表演身段模仿动物的动作,并以动物的动作命名,此为二奇;歌舞戏相随相伴,以致有人认为是地方歌舞剧,此为三奇。三绝是: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

赣南采茶戏已经走过了400多年风雨历程,逐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艺术风格,积累了大量具有鲜明剧种特色的包括传统剧目、传统表演、传统音乐等内容在内的宝贵艺术资料,培养造就了一代代剧种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2006年,赣南采茶戏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是赣南采茶戏艺术发展历史的必然,是对赣南采茶戏存在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赣南采茶戏艺术的传承保护和从艺人员积极性的极大鼓舞和鞭策。

赣南采茶戏为赣州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谐稳定、人民富裕、文化繁荣,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过不少殊荣,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与欢迎。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